TDR 與頻寬的關係
結論:通道S參數的頻寬是W,應該用(1/W)*45%的Tr來當TDR訊號源。
TDR(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) 是一個很常用來看分析通道的方式,可以協助判斷阻抗不連續的位置。
量測的TDR可以是真實的打step waveform並觀測反射的訊號,或是透過量測S參數,再轉換成時域訊號後處理成TDR的結果。
模擬的話幾乎都是拿到通道的S參數,透過時域分析模擬來得到TDR的結果。
而我最常被問到的是,Tr (Rise Time) 應該要設多少?
因為Tr跟TDR的解析度是正相關的,Tr越小可以分析出阻抗不連續的解析度就越高,舉例來說,某傳輸線有一小段區域阻抗沒有設計好,想要透過TDR分析,但若Tr設得太大,可能根本看不出來阻抗不連續(因為阻抗不連續的反射波被TDR上升波型moving average掉了)。這個時候通常就會有人問,那我就設超級小,例如1ps就好了啊!但這也是有問題的,因為Tr越快所包含的頻率組成就含有更多高頻分量,所以要可以設很小的Tr的前提是通道S參數要抽得夠高頻,這邊提供一個參考的轉換方式供大家參考。
以下用Keysight E5071C 網路分析儀的規格來做說明
用ADS做個簡單的實驗,打出一個22ps的Step response,可以發現在20GHz以後的能量分布都小於-60dB (0.1%)。
20GHz的倒數是50ps,22.3/50 = 45%。
所以我們可以把儀器的標準當作一個TDR Tr設定的參考,假設通道的S參數頻寬是W,那用(1/W)*45%來設定Tr應該是比較合理的設定。例如,有一個頻寬50GHz的通道模型,若要模擬TDR,比較合理的Tr應該是9ps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