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bes in Memory Designer
DDR的分析,在很多面向都有別於SerDes,其中有一點就是Forward Clocking。這篇文章會深入說明ADS Memory Designer可以提供的眼圖分析以及對應的適用場景。
由於DDR的Clock跟訊號是分開的,一般說的EYE都是在說Stobed EYE,也就是以DQS/Clock來trigger DQ/CA而得到的眼圖。之前文章提到(聊聊DDR AMI),DDR5開始引入DFE,若有使用RX AMI,會需要遵守BIRD209的規範。
ADS Memory Designer支援Transient和DDRsim兩種引擎,DDRsim又分bit-by-bit和Statistical兩種模式。請以下圖搭配說明。
EYE: 過RX AMI前的眼圖,用系統的理想clock產生的眼圖。
EYE(RxOutput): 過RX AMI後的眼圖。只有DDRsim有。參考下圖。
Strobed EYE: 過RX AMI前,且參考指定clock產生的眼圖(需要在Memory Probe->Select Reference Signal設定) 。需要有waveform,所以DDRsim Statistical模式不支援。參考下圖。
以上三種眼圖分別在Data Display的命名也不一樣,在比較表中有標示。
以下總結適用的應用場景
DDR4以前:用Strobed EYE,以符合實際的晶片行為。
DDR5以後:用EYE(RxOutput),套用BIRD209針對clock的規範。
補充說明:
1. BIRD209是DDR AMI很重要的一個規範,由於之前對於AMI都是依照Differential訊號做定義,所以並沒有single-end訊號怎麼透過外部clock來產生眼圖的機制。在BIRD209提出之前,ADS Memory Designer用GetWave2來支援這個功能(以區別傳統的GetWave)。BIRD209就是針對這個流程做標準規範,ADS2023 update1開始支援 BIRD209。下圖是BIRD209的運作流程圖,得到DQ和DQS訊號後,DQS會先經過AMI得到均衡後的Waveform,而這個訊號會提供給DQ AMI模型來計算EYE(RxOutput)。
2. Memory Designer 預設是看到package端的訊號,若要看到die端,需要把"Expose IBIS Die node to Memory Probe"開啟。這跟RxOutput概念不一樣,請不要混淆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