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2的文章

Using W-element in ADS

圖片
 W-element是一種描述傳輸線的文件,通常是.tab檔,可以透過以下的方式導入ADS。 修改.tab 注意:w-element沒有大小寫區分,若看到有些刻意用大寫,只是為了好辨別。 w-element前面一般會有一些文字說明,開頭是*,這些是註解,建議可以先刪除,簡化文件。 找到.model,以下都是重要的資訊 為了要使用該model,我們需要做一些修改 1. 前面加上.subckt,最後一行打上.ends 用.subckt .ends把模型包裹起來 2. 看.model最後n=多少,就在subckt後面加上以下描述 .subckt case in1 in2 in3 in4 in5 in6 in7 in8 inref  + out1 out2 out3 out4 out5 out6 out7 out8 outref  + Length=1 case: model的名稱,這個會影響後面導入ADS的命名,可以自己取。 in1....in8, 根據n的數量,定義input port的名稱,out1...out8則是output port的名稱。 Length,這個變數名稱user可以自己決定,但要好認,這個會跟著model的名稱顯示在ADS裡,這個變數的值是w-element長度,這例子我們把default值設為1。 3. 使用model W1 in1 in2 in3 in4 in5 in6 in7 in8 inref  + out1 out2 out3 out4 out5 out6 out7 out8 outref  + N=8 L=Length TABLEMODEL=wline W1 可以任意命名。 後面的兩行照抄subckt的前兩行 第三行 N= L= TABLEMODEL= 是固定格式 N的值依照.model的設定 L的值填上.subckt的長度變數,產生連動 TABLEMODEL 用.model後的model名稱 這樣就修改完成了。 Import with Hspice Wizard 選取檔案的時候,記得要選all files,才選的到.tab檔 之後就一直按Next就可以了。 ADS會用之前在w-element命名的subckt名稱產生一個cell,這個時候可以進去symbol修改為希望在電路上...

Get Step/Impulse Response

圖片
對比較進階的使用者來說,會想要看通道的Step/ Impulse response,做更進一步的通道分析,以下說明設定方式。 Step Response ADS ChannelSim在分析通道是先透過TX打出Step waveform,在Probe端接收 Step response,因此若要得到特定位置的Step response,可以透過 1. 開啟Sav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 2. 在觀測位置添加net name,建議可以用p1~n/n1~n來命名 Impulse Response 有兩個先決條件 1. TX或RX是使用AMI模型 2. 開啟Sav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,並把Status level設為4 在dataset以下就可以找到以下的result imp_tx_init_in.txt = analog channel impulse  (通道) imp_tx_init_out.txt = combined impulse of TxEQ+channel  (TX EQ+通道) imp_rx_init_out.txt = combined impulse of TxEQ+channel+RxEQ (TX EQ+通道+RX EQ)

CTLE

圖片
 CTLE是Continuous Time Linear Equalization的縮寫,常用在RX做高頻補償,可以理解為用poles、zeros、和prefactor來定義的transfer function (轉移函數)。 一般EDA軟體都會提供transfer function的模板,SI 工程師僅需要把規範的poles/zeros/prefactor填入就可以使用該transfer function來做高頻補償,這邊提供如何把協會的規範套入ADS CTLE的方法。 以下用PCIE5當範例, 下圖定義了poles/zeros的值 接著定義DC的增益 (各transfer function在DC的值) 透過transfer function和各參數的定義,我會製作一個簡單的excel表格, 透過ADC=-5dB來說明。 把S=0帶入transfer function,可以得到H(s)=prefactor*z1*z2/(p1*p2*p2*p4)  我們希望這個值會等於-5dB,也就是0.5623(10^(-5/20), dB換算mag) 0.5623=prefactor*z1*z2/(p1*p2*p2*p4) 又z2=0.5623*p2 1=prefactor*z1/(p1*p3*p4) =>prefactor=p1*p3*p4/z1 講到這邊,我們再回頭看一次transfer function, 會發現前面黃色的地方就是prefector,後面綠色的是transfer function。 每個協會在描述H(S)的時候,不一定會把prefactor推導出來,我的習慣還是會自己推導。 這邊注意,prefactor是徑度的單位,所以Hz要*2pi 轉成rad/s。 把以上得到的值填入ADS CTLE欄位,就可以觀察transfer function是否如期望。